大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
关于象山花锣鼓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推进文化和旅游结合,推出特色旅游项目的
说明报告
2018年,为保护传承和开放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大英县委高度重视,增添举措,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现将象山花锣鼓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做如下报告:
1、进一步加强加资料档案完善
积极搜集“象山花锣鼓”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经过搜集和整理,现在共收集“象山花锣鼓”曲牌20余支,文字资料4000余字,声音影像资料300mb,图片资料共计175 张。对原有档案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
2、进一步加强展示传承
传承和发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为了做好象山花锣鼓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推动项目传承发展,我们采取了举办活动,利用大英县“盐华寿乡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文化遗产日、各类节日展演等系列活动,组织象山花锣鼓参加展示、表演: “象山花锣鼓”到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7频道“丰收中国”节目录制; 到山西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展演”;“象山花锣鼓”多次被搬上舞台,较好地打造了民族文化品牌。
这些措施既促进了民间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为加强传承和保护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加强项目传承人队伍的培养。
我县文化部门积极组织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相关专家,积极发现辅导培养“接班人”,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项目传承人。今年共申报公布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0名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对象山花锣鼓保护我们做了大量抢救性拍摄、录音和传播工作,在全县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营造非遗保护工作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我们进行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利用宣传橱窗、横幅、发放折页资料等多种宣传载体,并通过省、市、县多家报刊、电视台以及多家网站和相关出版社参与,利用文字、图片、录像、专题片等方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使全社会更加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象山花锣鼓是大英县特有的乐种,又称“花花锣”。对于象山花锣鼓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是以一种鼓励与宣传的形式来进行的。鼓励象山花锣鼓队定期参与各种节日的表演,并做好宣传工作。
9月,市非遗中心、市电视台到象山镇永乐乡拍摄象山花锣鼓传承人纪录片。
在每个重大的节日上都会有象山花锣鼓表演的身影,这不仅可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象山花锣鼓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
大英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