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永年 拓古传今
石刻碑碣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融文学、书法、美术等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能够客观地反映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宗教及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而拓片作为一种最古老而保真的“印刷术”,被广泛运用于石刻文字、图像等文献资料的复制和保存,使之成为学习、研究、考证、传播、传承我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原始佐证,发挥其多视角的使用价值。
大英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具有丰富的石刻艺术资源,是研究大英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2019年8月,省文物局、省考古研究院委托“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对我县重要的石刻文物进行了调查和拓片工作。大英县汉陶博物馆全力配合,在为期5个月的工作中,走遍了大英县境内重要的寺庙、祠堂、墓葬等文物保护单位,最终共拓制石刻拓片700余件,为我县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笔重要财富。
为了让先辈馈赠给后世的珍贵文化遗产能够广泛传播,充分发挥其在学习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我馆特举办此次《金石永年——大英历代石刻艺术精选拓片展》。这些拓片,或以书法见长,如《唐大中十四年造像题记》、《明谭宗泗荫龙池摩崖题记》;或以内容为重,如《明弘治十三年重修寂光寺古记》、《光绪二十七年蓬溪县知事告示碑》;或以体式特殊,如《宋墓葬题记道生》、《嘉庆二十一年周仁贵摩崖榜书孝弟忠信》;或以图案精妙,如《清齐裕□墓葬牌坊题刻》、《清道光六年周仁贵诗书画碑》等,都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金石永年,拓古传今。相信这些石刻艺术瑰宝,就是出色的历史文化向导,能够引领广大观众朋友们了解大英昔日的厚重与璀璨,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进入研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天地,从而增强爱我大英,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自信,在新的时代作出新的贡献。
嘉庆年间南泉寺石刻文字“孝悌忠信”
席书碑刻文字(右)、梓橦庙功德碑(左)
寂光寺石刻文字
寂光寺石刻文字
寂光寺石刻文字
荫龙池碑记(中上)、宋代墓葬石刻“我寿命长”(中)、宋代墓葬石刻“常行一切”(中下)、花碑土墓对联(左、右)
宋代墓葬石刻“道生”(中)、宋代石刻“海府”(右上)、摩崖石刻“唐大中十四年”(左上)、清代墓葬石刻“二十四孝浮雕”(下)
二十四孝浮雕(局部)
二十四孝浮雕(局部)
昙智寺诗书画碑
昙智寺诗书画碑局部
重修寂兴寺古记碑(右)、庠生鲁斋氏张一贯撰题记(中)、清代蓬溪县知事告示碑(左)
文昌六星在紫薇题记(右)、会首高朝钦袁友璋等人功德碑题记(左)
南泉寺“上九会碑”
齐裕□之墓(石刻文字、图案)